火灾竟然也成了诗人的灵感?
苏轼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、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,历史治水名人。
配图来源:网络
于嘉祐六年(1016年)被朝廷任命为陕西凤翔府鉴判,管理刑狱。
嘉祐七年(1062年),朝廷诏令各府鉴判到所属县检查处理在狱人犯的“减决事宜”。
当时凤阳府辖宝鸡、虢县、郿县和周至四县。检查的第一站是宝鸡县。苏东坡于二月十三日傍晚时分抵达武城镇,在此地住宿,距宝鸡县30里。
当晚夜半时,突闻人声嘈杂,东坡居士来到室外,发现宝鸡上空烟火升腾,断定宝鸡发生了火灾。第二天早晨赶到宝鸡县城,发现县城已是一片灰烬。
东坡居士以此为题写了《宝鸡火作》诗。
宝鸡火作诗
薄暮来孤镇,登临忆武侯。
峥嵘依绝壁,苍茫瞰奔流。
半夜人呼急,横空火气浮。
天遥殊不辨,风急已难收。
晓入陈仓县,犹余卖酒楼。
烟煤已狼藉,吏率尚呀咻。
诗中孤镇即武侯镇,传为三国时诸葛亮建。因当地仅此一镇,故称孤镇。奔流指渭水,宝鸡县三国时为陈仓县。呀咻是喧嚷之意。
《宝鸡火作》诗为五言十二句,前四句写武城镇,后八句写诗人感触到的火灾。
半夜时分,突然传来急促的呼喊声,来到房外,但见火光照天,烟气漂浮在空中。天空遥远,分辨不出哪里着了大火,尽管风很大,空中烟气也很难吹散。
从全诗来看,诗人虽然没从正面讲火灾如何凶猛,但从侧面告诉人们火势之大。
诗人第二天早晨赶到宝鸡县城时,整座县城的官府民居都烧光了,只剩下卖酒楼了。这样的描述给读者提供了许多想象空间。